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评论】科技创新引领新能源革命

2014-10-17 战略前沿技术

摘要:无论是近年来国际间爆发的局部战争,还是世界经济出现的各国博弈,都隐隐指向了国际能源战略的明争暗斗。本文从介绍探索世界新能源的科技创新角度,分析中国能源战略当中的新能源与科技创新,提出中国面向未来的能源战略选择。

近些年来,能源领域出现的事件引发国内外各界对于中国能源战略中有关新能源问题的诸多思考。

今年中国部分地区连续爆发雾霾天气,除去地形、风力、风向、大气环流等客观原因外,在燃煤、机动车排放、沙尘和建筑扬尘等众多人为因素中,不合理的能源结构特别是燃煤过度排放,是加剧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能源消费总量也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同时进一步指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这是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工作的基本目标。

中国正处于传统污染与新型污染的交织中,是世界各国遇到过的、最复杂的、罕有的由能源因素诱发的极端环境。中国能源产业既面对诸多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必须逐步完善能源产业结构体系。强化能源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保障作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持续创新,取得能源科技的革命性突破,致力于发展未来能源,坚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发展道路。

说到底,除制度创新外,必须致力于科技创新,才能有效抑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中国而言,需要选择适合国情的路线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调整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平稳过渡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现状

众所周知,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清洁环保的特点,可以持续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许多国家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作为重要的能源发展战略。多年来,中国政府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加大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较低。2013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各类能源占比情况如图1所示。

作为对比,2012年情况如图2所示。

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总体状况如下。2013年中国核电消费量为110.6十亿千瓦时(25.0百万吨油当量),比2012年增加13.9%,占世界核电消费的4.4%2013年中国水电消费量为911.6十亿千瓦时(206.3百万吨油当量),比2012年增加4.8%,占世界水电消费的24.1%2013年中国太阳能发电消费量为11.9十亿千瓦时(2.7百万吨油当量),比2012年增加91.3%,占世界太阳能发电消费的9.5%;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8300兆瓦,比2012年增加161.4%,占世界太阳能发电装机的13.1%2013年中国风电消费量为131.9十亿千瓦时(29.8百万吨油当量),比2012年增加37.8%,占世界风电消费的21.0%;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91460兆瓦,比2012年增加21.3%,占世界风电装机的28.6%2013年中国地热、生物质及其他形式发电消费量为45.9十亿千瓦时(10.4百万吨油当量),比2012年稍有下降(2012年为46.0十亿千瓦时),占世界地热、生物质及其他形式发电消费量的9.5%;地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7兆瓦,比2012年增加12.5%,占世界地热发电装机的0.2%

毋庸置疑,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总发电装机已超过12亿千瓦,年发电量超过5万亿千瓦时,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很低,尚不足10%,且弃风、弃水问题突出。

然而,由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生物能不具价格优势,产业投入高,市场接受度差,产业发展可持续难度大。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论证,个别地区打出建设风电三峡、光电三峡等概念,无序盲目扩张。加之科研投入不足,核心技术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等因素,从而制约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健康有序发展。

多年来,少数发达国家借新能源概念制定的能源战略,以低碳经济为操纵手段的气象战、环境战,以新能源为特征的科技战,已经影响到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经验和得失,进一步明晰新能源发展思路,完善新能源管理体制和创新机制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未来颠覆性能源科技创新成果

目前,世界各国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都把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作为攻关重点。长期以来,各国把高科技的注意力聚集于新能源的尖端领域,在寻求人类未来能源技术的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技成果。

进入21世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经初显端倪。这场新能源科技革命,依赖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和知识与技术体系创新的驱动,必将取得具有颠覆性的能源新技术突破,主要进展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中国颠覆性能源科技创新成果

1. 核聚变能

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能源,而聚变能则是科学家心目中追求的未来能源的理想目标,这是因为聚变产物与裂变产物相比,具有少得多的放射性,尤其是基本没有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因此,有安全、清洁能源的美称,是人类追求的未来能源。发展安全、清洁、无限的核聚变能,对于解决日益凸显的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核聚变能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俗称人造太阳)在合肥放电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步入世界发展核聚变能的前列。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性容器。早在1954年,在原苏联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阿齐莫维齐等人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在通电的时候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相比其他方式的受控核聚变,托卡马克拥有优势。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建设了数个实验托卡马克装置——环流一号(HL-1 )和CT-6,后来又建设了HT-6HT-6B,以及改建了HL1M,新建了环流2号。中国科学家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自主设计建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第一台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托卡马克,在世界核聚变能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EAST托卡马克在合肥的成功放电标志着中国已步入国际核聚变领域的前列。

2. 钍核电动力技术

钍核电技术飞速发展,中国制造成功钍核电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钍核电池并实际应用的国家。中国的钍核电池技术最新应用将助力嫦娥4探月。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发成功利用钍代替铀作为新型核燃料的钍核电池技术。钍核电池高科技产品被列入中国重点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中国高新能源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史蒂文斯正在研发用核燃料钍发电的汽车。史蒂文斯公开表示,1吨的能生产出10亿千瓦时的电力,一吨钍可以提供相当于200吨铀,或者350万吨煤所提供的能源,利用钍作为汽车电力,只用8就相当于加了6万加仑的汽油,足以让悍马汽车行驶96万英里,直到汽车坏掉电池仍可使用。而世界上已知的钍元素储量可以至少为世界提供1万年的能源支持。为解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需求,科学家早在上世纪5070年代就研究过钍元素,它作为核燃料应用有很多独特优点。中国的钍核电池动力技术将助力国防装备、计算机、手机、汽车,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超级新能源。中国成功制造的钍核电池将在未来的航天深空探测计划中发挥积极作用。

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宣布,计划用20年左右的时间研发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中国对钍核反应堆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在核领域和核技术研究方面基本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而且国家加大了资金投入的力度,进展势头非常快,在10多年内中国就在钍核反应堆研究中取得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发展到现在,中国钍熔融盐反应堆主要向两个方向深入发展,一个是大力发展核能发电钍熔融盐核反应堆,一个是向钍熔融盐小型化发展。最新的研究着眼于高温-低压主冷却回路的实际应用。许多现代设计方案采用陶瓷燃料在石墨基质中均匀分布,熔盐则提供低压、高温的冷却方式。熔盐能更有效地将热量带出堆芯,从而降低对泵、管道以及堆芯尺寸的要求,使得这些元件的尺寸缩小。在小尺寸、28MW热功率或13MW电功率时依然可行,可以设计成潜艇或飞行器所需要的尺寸,可以在60秒之内对负载变化作出反应。中国以钍为燃料的核反应堆研究目前已经取得非常振奋人心的成果。

为促进钍核电技术的发展,2014121中国科学院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卓越创新中心TMSR卓越中心)在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成立。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卓越创新中心作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启动的五个卓越创新中心之一,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新一代裂变核能系统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相关技术,并在国际上首先实现钍基熔盐堆的工业化应用,目标是在10年内成为拥有国际上最先进、最完备实验设施和条件,以工业应用为目标的世界级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研究中心,成为国际上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相关领域系统科学知识、成套关键技术和科学技术骨干的主要来源之一。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卓越中心依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金属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与建设。

早在2011年中科院就启动了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3年多来,总体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在熔盐堆概念设计、验证试验台架搭建、理论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进展,在熔盐材料研究方向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在结构材料研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的载体,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卓越创新中心成立后,将更加高效地推进专项顺利实施,率先取得人类未来能源钍基核电的工业化突破。

3. 镁空气储备电池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的镁空气储备电池,自从在四川灾区亮相便引来广泛关注。镁空气储备电池能满足一台10LED照明灯工作30天,或为200部智能手机充满电。除了在四川地震灾区大显身手外,镁空气储备电池还被应用于电动汽车。据相关媒体报道,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发出的一项镁空气电池技术,能使电动汽车在一块完整电池的驱动下行驶距离达到800公里,大约是从汉城到釜山的往返路程。

一般而言,镁储备型电池的储存寿命可达10年以上,能在任何场合在临时使用时加清水或海水使之活化,活化后半小时内即可使用。其工作电压十分平稳,使用寿命一般为0.524小时。镁电池主要供军事通信和气象测候仪、海难救生设备和高空雷达仪等使用。

(二)发达国家颠覆性能源科技创新成果

1. 铝空气动力电池

这是以色列Phinergy公司研发的铝-空气-水电池,它是一种利用空气中水分子与铝产生化学反应发电,从而为汽车提供动力的空气水能电池组。这种金属-空气电池的技术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问世,它的原理是以99.9%高纯度的铝为阳极,水分子中的氧为阴极,利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让铝板摄取氧,完成放电过程。在放电的同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铝。除了零排放,这种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电池能量密度非常高,理论能量密度能达到8.1千瓦时/千克,如果不好理解这个数字,做个对比,现在火爆的特斯拉电动车所使用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约0.3千瓦时/千克。根据Phinergy公司的介绍,他们研制的铝-空气-水电池组中共包含50块铝板,每一块铝板大概一个iPad大小,所产生的能量可以单独驱动汽车行驶20英里,整个电池组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约1600公里

当然,这种技术有利也有弊,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只需要每200公里往电池组里加一次水即可,但由于它不是充电电池,所以铝板完全反应成氢氧化铝后,就不能再用了,得重新更换电池铝板。目前,Phinergy公司正在努力延长铝板氧化反应时间,降低铝板回收利用成本,预计这项技术很快将商业化。

2. 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

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出现新的成果。美国的RedoxPowerSystems公司研发出一种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该电池不仅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而且其价格也只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BloomEnergyServer1/10。这种燃料电池一旦投产,每千瓦电力只需花费500800美元(5000元人民币),而BloomEnergy公司燃料电池的成本却高达10000美元。

该新款燃料电池将能使用天然气、氢气、生物燃料,甚至是汽油和丙烷。它将被用来当作基础电源或后备电源,可以提供整栋建筑的电力需求。另外,一旦电网在自然灾害中失效,它还可以充当后备电源。Redox计划于2014年底进行商业化批量生产。

3. 美海军燃料电池系统——有水即可发电

美国海军空战中心武器分部(NAWCWD)可再生能源办公室将要对其新型可再生燃料电池系统(拖车装载)进行实验室测试,随后将在部队进行战场测试。新型燃料电池能够运送到前线战场,可利用水和阳光提供能源。这种新型可再生燃料电池系统可部署于任何地点,该系统装备有可循环的燃料电池及太阳能面板阵列,可输出5000瓦左右的电力。操作人员首先要向该燃料电池系统中添加水,然后将太阳能面板调整至太阳的方位,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可循环燃料电池利用电解出的氢气产生电能。

水和热量是该燃料电池系统的副产品,系统将氢气存储起来,并将氧气释放到大气环境中,从而消除了对柴油燃料和电池存储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向大气中的废气排放。存储起来的氢气在夜间用来发电,除了提供给指挥中心的太阳能之外,剩余的太阳能将被用于制造氢气。仅有的副产品就是水和热量。其中,水会用容器存储起来,以便第二天继续使用。

可再生能源办公室项目经理维恩·泰勒表示,由于该燃料电池系统仅需水就可以运行,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减少与燃料保障有关的后勤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员伤亡。

4. 美海军研发海水——水基燃料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军科学家用海水研发新燃料获得成功。201449,美国海军开发出一种用海水生产新燃料的方法,将海水直接转化为燃料,已成功在一项试验中用这种燃料为一架无线电遥控飞机提供动力。

海水燃料的研究,证明了可以利用海水来获得与烃类物质燃料有关的反应物,可被用于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美军只有航母和部分潜艇配备核动力装置,其余舰艇则需要补给舰运输燃料,这给舰艇的行动能力带来严重制约,同时产生巨大的运输成本和环境风险。海水燃料可以让军舰摆脱对燃油的依赖。现代战争中,后勤补给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对于需要在大洋上数个月连续作战的远洋舰队而言,解决燃料补给问题就更加迫切。

美国海军的科技人员终于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数10年的问题——将海水直接转化为燃料。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的科研人员对一种新型动力进行了测试,其基本目标是利用海水来制造燃油。利用海水的原理较为简单,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就可以获得两个有用的气体,即氢气和二氧化碳;第二步是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通过铁基催化剂形成液态烃,这个时间可能比较长,催化作用反应可以形成长链的烃类物质。通过这个步骤产生的烷烃显然是一种清洁能源,最终获得的产品是一种液态烃,碳链中有916个碳原子,这意味着这个方案经过改进可以替代世界上大多数的喷气发动机燃料,因此,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为我们展示了未来能源的新模式。

这项研究至少证明,我们可以利用海水来获得与烃类物质燃料有关的反应物。这项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催化剂,通过类似FT合成的技术来产生碳链较短的不饱和烃,二氧化碳与氢气进入反应后大约可以产生30%的甲烷物质,其他的就是碳链较短的链烃,可被用于替代传统的石油燃料。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究出的这种可将海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变为燃油的新技术,已经将这个反应产生的燃料在一架飞行器上测试。负责此项研究的美军中将菲利普·库伦宣布,科学家已经用这种海水燃料,让模型飞机飞上了天。值得一提的是,发动机不需要改进就能使用这样的燃料。对于飞行器也是一样,容易在石油燃料和新型燃料之间建立通用通道,这也意味着海水将变成一种丰富的战略资源。

从海水中获得氢气和二氧化碳(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以及后续的合成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新合成燃油包含的能量不会超过消耗的能量。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新合成燃油中包含的能量肯定小于消耗的能量。这种从海水中制取燃料的技术对海军意义重大,因为对于核动力舰艇来讲,能量不是问题,有了这种把电能转换为燃油的新技术,就可以为舰载机使用,大大增加远洋作战的自持力。

海水燃料的自备过程,首先让海水流经一个特制的电池,海水把钠离子与电池阳极产生的氢离子交换,令海水酸化。与此同时,在阴极的海水则转化成氢气,并产生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被加进剩余的海水中,以中和其酸性。上述过程产生的氢气及二氧化碳,则被输进一个带铁系催化剂的加热反应器中。氢气及二氧化碳在反应器中融合成不饱和烃,后者其后被转化成带69个碳原子的烃分子,最后经催化剂催化成燃料。

美国海军相信其最终能够解决曾经困扰科学家多年的问题,即如何把海水作为燃油使用。此项技术的最根本目标是最终摆脱对燃油的依赖,这也意味着海军不再受燃油的潜在短缺和油价波动的限制,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颠覆性能源技术。

201448,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成功地从海水中提取出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一种碳氢化合物液体燃料。过去60年时间里,人类一直在寻找廉价的可持续能源。这是首次同时从海水中提取出二氧化碳和氢气。这种新型燃料不管是看起来还是闻上去,都和传统燃料没什么不同。应用领域海水变成燃料,驱动巨舰游弋于大洋之上,只是依靠复杂的化学反应。

这种烃类燃料也许会让军舰的能源供应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为美国创造重要的战略优势。不过,这种海水燃料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投入批量生产。迄今美国海军依靠油轮为军舰提供燃料,军舰在公海上为加油往往不得不中断执行任务数小时之久。此外,运输燃油的路线也是容易被攻击的弱点。只有美国的航母和若干艘潜艇不依赖燃油,因为它们以核动力驱动。

在长达数年的试验中,受命于军方的美国科学家找到了从盐水中获取二氧化碳和氢的方法——因为在海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在空气中的140倍。通过催化装置,这两种气体被变成液态燃料。这种混合物与传统的柴油几乎没有区别。如果不想重新设计每艘舰船和每部发动机,那么人们就需要一种气味和外观与燃油都一样,而且实质上也同燃油一样的替代燃料,这种开创性的技术可以为军队的后勤供应开辟全新途径。科学家估计,这种海水燃料可能还需要10年才能在舰上生产自用的燃料,舰船自给自足还需10年。

据估算,这种新型燃料的成本在1加仑约等于3.7836美元之间。一个传统的军用喷气飞机燃料运行费用每加仑3美元,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海水燃料最终必将成为未来能源之一。这就意味着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舶可以加工海水来达到获得能源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海上航行燃料需求方式。美国海军的科学家正计划研究如何从定量海水中提取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降低成本,实现海水燃料的可持续供应。

客观地看,以上列举的这些颠覆性能源技术,是极具代表性、最接近市场的前沿新能源高科技产业技术。这些极具颠覆性能源技术的出现定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必将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即能源科技革命

三、中国面向未来的能源战略选择

颠覆性能源技术的出现,势必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人类历史已经发生过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技术革命;第二次是内燃机与电力技术革命;第三次就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如今,人类正面临着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能源技术革命

前几次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大都落到了西方国家的后面,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中国应当如何抓住这个契机,创造影响人类的可持续绿色能源技术产业?面向未来,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将从工业文明的规模效益,转向信息资源时代以效益定规模的生产方式,这是能源新技术革命的必然。

中国的经济转型实际上也是一个能源替代的过程,能源转型和创新已成为能源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和关键。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立足于能源资源禀赋的现实途径也已明确。中国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并有所作为,在世界能源新技术竞争的前沿和热点中抢占制高点。如何应对能源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认为,中国能源战略要突出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站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注重人才培养。将能源科技产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未来能源科技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着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的决策型科技人才和能源高端科技研发人才。

二是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能源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建立国家级科研实验体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三是能源战略的重点在于强化节能优先,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以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逐步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未来能源技术。当今世界,能源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动力远远超出预测,人类创新潜能也远远超出想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都可能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我们主张能源供给的多元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由于不具价格优势,从政府层面要加强调控,科学布局,有序发展,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具有颠覆性能源科技产业创新中来,如新型核电技术、金属空气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和水基燃料技术,作为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

四、科技创新驱动能源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未来趋势,都表明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才能抢占能源革命的制高点,才能拥有更先进的生产力,才能使能源转型与发展跟上经济发展步伐。100多年前,科技史上有些著名的预言: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老师菲利普··约利教授曾忠告说,物理学基本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1899年,美国专利局局长断言,所有能够发明的,都已经发明了IBM董事长老沃森也曾预言,全球计算机市场的规模是5。今天看来,不是因为短视,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动力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测,人类创新的潜能更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颠覆性能源技术在科技创新中产生,科技创新正推动着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技创新已经让我们看到正在实现的中国梦。可以预计,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安全、可靠、清洁的颠覆性能源技术,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人类将迎来后化石能源时代和资源高效、可循环利用时代。综合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旺盛的领域,就是新科技革命最有可能突破的领域。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即能源科技革命这一机遇,就将掌握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迹象表明,中国科技创新已经开始从量的扩增向质的提升转变。相信再有1015年时间,中国科技创新可望实现质的飞跃。我们将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活跃在世界科技舞台,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将走在世界前列,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也将发展壮大起来。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正受到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严重制约。针对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要做好前瞻布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原始性创新是核心关键技术的源泉。加强能源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秉承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共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国经咨询,作者:王长信 贾英华)

----------------------------------------------------------------

【战略前沿技术】历史各期文章目录诚意上线,敬请关注!回复“目录”查看可查看历史各期目录,回复列表中相应日期可查看历史各期内容

2014年9月十篇精华文章(按阅读量排名)请关注后【战略前沿技术】后,回复()内的日期查看

1、【热点推荐】现代科学十大未解之谜(20140922)

2、【热点推荐】美国国家学术出版社所有PDF图书开放免费下载(20140921)

3、【科技专论】从薪酬制度改革入手解决科研经费使用问题(20140903)

4、【科技评论】现代物理学的九大终极问题(20140921)

5、【科技评论】美国评出对制造业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11项先进制造技术(20140917)

6、【科技动态】DARPA近期动态:移动战术云、机器人在轨服务、柔性外骨骼……(20140916)

7、【热点推荐】被科研搞得直想吐的教师们(20140915)

8、【科技专论】关于推进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若干建议(20140917)

9、【科技评论】未来100年将改变我们生活的10大科技(20140923)

10、【热点推荐】关于申请科研课题的几点思考(201409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